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

分類清單

Recent

數據載入中...

國際海洋研究站建置計畫-東沙

計畫名稱: 國際海洋研究站建置計畫-東沙
總主持人: 宋克義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
共同主持人: 龔國慶 海洋環境化學與生態研究所等
合作單位: 中央研究院、國立臺灣大學、國立中山大學、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、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、國立澎湖科技大學
計畫期限: 2012.08~2017.07
補助單位: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
內容簡述: "珊瑚大三角"(Coral Triangle)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熱點,甚至可能是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擴散源頭,東沙環礁位處其北界,地理上優越地位有待發掘。環礁本身就是生物造成,更起源於地質事件,加上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內波就發生在此海域,種種因素造就充份研究的機會和動機。東沙環礁在民國96年成立環礁國家公園後,管理處推動研究活動,對當地自然環境之認識得以正式開始。海洋研究常因研究船或研究站而得以有大步躍進,東沙海域地形特殊,需要兩方面的投入,我國海洋研究船已初具規模,但研究站多半以台灣本島為基地,而離島之優勢尚未開發。若再考慮南海可能蘊藏的資源、海運上要衝的戰略地位,能在此投資一軟性的海洋研究站,不但可以加速知識累積、運用,並可提供國際社會研究的機會和場域,這應是善盡全球公民責任的具體表徵。要達到此一目標,我們結合有關單位,依據過去幾年在東沙環礁、海域的經驗,提出在東沙島建置海洋研究站的具體辦法,內容包含:適合東沙海域的小型研究船隊、水族實驗場/室、研究人員住宿、工作空間等硬體規畫,後勤支援研究活動的計畫、以及在東沙研究站有優勢進行的監測和研究項目。本研究站將採全新的營運模式來克服東沙的缺陷,同時吸引研究人才的青睞,主要的特點包括:研究構想只需極低的門檻就可在東沙海洋研究站進行;大部分的常用調查設備都已備便,由研究主持人派員確保數據、樣本之品質,駐島人員可執行潛水、採水、佈放回收儀器等工作。期望藉由此站的建置,加速研究的推動,而在此變動的時代,不但對珊瑚環礁、更對廣大的海洋生態系有一可以深入認識的窗口。

 
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